网站地图
网站地图
  您的位置  首页 >> 教研教改 >> 教师随笔 >> 正文
感悟教学中的细节
[来源:当阳育林学校 | 作者:刘薇 | 日期:2014年12月22日 | 浏览1022 次] 字体:[ ]

   为期一天半的国培讲学过去了,收获很多,也留给我很多细节上的感悟。

    没有对比就找不到差距。在国培讲学中,我找到了我与讲课老师之间的差距。相对而言,在课堂上一直以来都是我在讲,学生在被动的跟随我,我在害怕学生跟不上脚步的同时,也在不信任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,我在所谓的好心包办中剥夺了他们寻求真知的体验。虽然我知道我应该大胆的放手,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,寻找自己的方式去获得成功,但是,在实际讲课中,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放不下。而在国培讲学中的老师都是步步引导学生,甚至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、去做、去讲,让他们自己找到了新知,并且在不断的挑战中战胜自己,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小成功的体验。老师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,老师作为引导的作用,但是整堂课又都在老师的掌控中。

    课堂的语言要简练。这是我发现的小细节,也是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提醒自己的问题。国培讲学中的老师课堂用语都是非常简练的,极少重复一句话反复好几遍,除了不断地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时。课堂用语的简练是课堂的一大亮点。

    课堂的提问要指向明确。在课堂上讲学的老师每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反复思考的,怎么方便学生的理解,怎么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问题的设计。我在课堂上有时就有指向不明的现象。在今后的备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一问题。

课堂需要充足的提前备课。我不记得是谁曾经在他的讲学中说过,其实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备课,即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,批改作业花的时间是最长的,有的时候甚至是批改作业上占据了大头,备课占据的时间甚至都不足五分之一。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却是备课!备学生、备教材、备教法。在蒋校长的发言中我找到了他的成功细节,时间尽可能多的花在备课中,而不是后期的批改作业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上。

挑战也是机遇。这是我在王老师的经验介绍中感受最深的一点。我们通常都不愿意上公开课,因为公开课设计到一系列麻烦的准备工作,往往我们投入的精力比上常态课时多的多,但是公开课却是促进教师教学进步的捷径。挑战也是机遇。

教师需要大量阅读。王老师分享了她的成功,最后居然很惊奇的发现,原来,数学教师也可以这么语文化。在《给老师的建议》中,我读到时间不够怎么办时,作者讲,时间不够就读书,我有点目瞪口呆的感觉,虽然田校在教师会议上也说过要读书,说实在的,我在想,到底读什么书,怎么读书,抽什么时间读书,更严重的问题是:为什么数学老师也要读书?!研究课堂标准不就可以了吗?!在国培中,在王老师的身上,我似乎找到了答案。我们能够教给学生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学识的几十分之一,只有我们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,感悟到更多的思想,了解更多想问题的方式,我们才能够完善我们自己,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受益,使得我们的教学更加成功。

以上几点就是我在国培中的感悟,国培时间虽然短暂,但是对我的教学成长却有特别的意义。


责任编辑:admin

相关文章

  • ·没有相关文章

相关专题

  • ·专题1信息无
  • ·专题2信息无
更多..·相关评论
    ·暂无相关评论
用户名: 游客: 电子邮件: 游客: 验证码:
评论内容:(100字以内)